雲端備份服務商 BackBlaze 公司,近期也公開了2018年度機械式硬碟故障報告,並提出採用的各家企業級硬碟相關使用數據。在2018年度的機械式硬碟故障報告數據上,BackBlaze指出幾個特點,提到2018的平均年故障率(AFR),在2016~2018 比較年分中為最低的1.25%。而若是僅從2016~2018各年份的年故障率來看,便能發現在Q4最新採用的 Toshiba 14 TB drives (model: MG07ACA14TA),平均年故障率突破3來到3.03%。而在2013年4月20日-2018年12月31日,分析仍運作中的硬碟狀態數據中,可看出HGST,仍有平均年故障率都在1%以下的整體穩定表現。
Seagate
隨著近年越來越多 Playstation、XBOX 等玩家選擇下載數位版,取代過去的實體版,加上每一款遊戲基本都 30GB 起跳,大作更會超過 50GB,因此容量的需求上也大幅增加。而去年 Seagate 就針對 XBOX 玩家推出一款 Game Drive for Xbox SSD 專用高速外接硬碟,隨著 E3 登場,Seagate 也為玩家帶來全新一代,不僅容量大幅提升,外型也有非常大的突破。
使用音波和超音波作為武器,研究人員可以破壞硬碟裝置的讀取、寫入和儲存功能。該方法也可用於破壞電腦作業系統,並且在某些情況下會損壞目標裝置。研究人員表示,這種襲擊可以針對喇叭來進行。因此,攻擊可以由對手使用便宜的現成音響喇叭進行,也可以透過筆電或桌機喇叭進行。在某種情況下,受害者瀏覽一個網站或收到一個網路釣魚訊息,並發出 超音波 ,這麼一來就能達到破壞系統的目的:
▲在武俠小說中,用吼聲使對手受傷甚至失去神智的敘述比比皆是,而在現實中,音波其實也可能使電腦中的硬碟受損。(圖片來源)
經過多年發展,玩家多半充分瞭解到 SSD 與 HDD 先天架構不同,而導致出現不同產品取向,但這不代表 HDD 只在容量上下功夫。事實上,Seagate 針對商用領域與雲端業務需求而打造出存取效率有所提升的技術。這項技術說穿了其實很簡單。傳統硬碟中只有單組讀寫臂讚運作,再怎麼優化都已經到達了瓶頸。雖然也有透過提高轉速來拉高傳輸效率的作法,但對於重視資料可靠性的雲端業務來說仍有所不足,而 Seagate 所提出的其實是個很容易想像的概念,就是把讀寫臂在多增加一組就好。這就是所謂的 Multi Actuator 技術,也是 Seagate 近期的研發成果:
Multi Actuator
▲Multi Actuator 技術使用兩組讀寫臂來讀取資料,理論上效率會增加一倍,但對於實際的讀寫速度與反應速度會有何變化仍然需要驗證(圖片來源)
2018/01/10
在去年時,Seagate 就已經推出過專門給 DJI 空拍機使用的儲存設備 DJI Fly Drive,在今年的 CES,新一代的 Seagate LaCie DJI Copilot 誕生了,與前一代同樣擁有 2TB 超大容量,更厲害的是可以不用連接電腦直接管理剛拍好的影片與照片。
常常幫大家瞭解目前市售硬碟耐用度的雲端備份服務商 BlackBlaze 公司,最近發表了 2017 年第三季機械適應跌故障率報告,樣本的數量增加到 86,000 個硬碟,數據也更有可靠度。根據最近的報告顯示,總平均故障率已跌至 1.84%,是該公司所製作的硬碟故障率報告以來最低的比例,顯見榜上有名的硬碟型號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品質。該公司也展示了從2013年4月以來的數據統計,除了看出希捷硬碟在該公司的大量採用下有著相當高的樣品數量外,也有著偏高許多的故障機率:
▲雲端儲存服務公司BlackBlaze 的硬碟報告向來有不錯的參考。(圖片來源)
SSD 跟 HDD 的競合關係明眼人都瞧的出來,SSD 的效能仍然比 HDD 快,但在容量上尋求突破,於是便宜但理論抹寫次數不高的 TLC、QLC 顆粒誕生, 而 HDD 這邊雖然效能比較慢,但單位容量成本遠勝 SSD ,而 HDD 這邊應該也會繼續延續這個特點,因為繼 Seagate 提出 HAMR 熱輔助磁性錄寫技術後,WD 也接著提出了 MAMR 微波輔助磁記錄來拼容量,並宣稱到 2025 年時,傳統硬碟容量有望上看 40TB 之譜:
▲MAMR技術的突破來自其「旋轉扭矩振盪器(spin torque oscillator)」,能在記錄頭區域發動一個微波磁場,不用像 Seagate HAMR一樣捨棄穩定性,再次提高溫度的情下,做高密度的數據記錄。
相較於 SSD 以速度取勝,HDD 最大的特色就是儲存空間超大。但這幾年下來,HDD 的空間提升幅度確實明顯下降,顯然是遇到了瓶頸。目前的 3.5吋 HDD 最大容量剛停留在 12TB,卻已經是很難提高極限,或許接下來換個材料會對這個領域產生正面影響。目前 3.5 吋裝置仍然在使用鋁合金碟片,而 2.5 吋裝置已經改成 玻璃碟片 ,日本玻璃大廠 HOYA 也表示,傳統硬碟的未來將會是玻璃材質獨大,並且能夠增加到 20TB 的容量:
▲碟片越塞越多,越做越薄,寫入技術也與時更新,但最後還是要從材料上去改善硬碟的儲存容量提升幅度。
最近的遊戲越來越大,兩大主機陣營都推出不少大作,但有人想過主機硬碟空間有限這件事嗎?有的,硬碟大廠 Seagate 就以 Game Drive 系列產品來解決大家的問題,分別推出了 Game Drive for PS4 與 Game Drive Hub for Xbox,讓玩家不用煩惱容量不夠。
雖然 PlayStation 4 已經被玩家破解可以透過自行改造升級儲存容量,但在 Xbox 上卻始終未見相關後續,而今天 Seagate 推出名為 Game Drive for Xbox SSD 的外接儲存設備,讓你可以同時使用內建與外部儲存空間。
美國雲端網路空間租賃公司Backblaze,因為公司業務需求,主機內裝設有超大量的硬碟(廢話,人家就做網路空間的。)也因為如此,平常主機內硬碟故障時,他們除了維修之外,還順便統計了一下各廠牌的硬碟維修率。日前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各廠牌的硬碟維修率。最終結果,應該說絲毫不意外嗎?
2015/05/22
今天要來介紹的是由Seagate所借測的Desktop SSHD與NAS HDD,筆者2006年還在就讀大學時,當年的3.5吋硬碟在購買上的選擇大多數都是以容量來區分,比較單純,有些住在巷子內的玩家會跟店家指定要企業用的硬碟,不論在保固上或是耐用度都會比一般硬碟還要耐用許多,而且價格大概只需要多個$500元,以現在來看算是非常具有性價比。 隨著使用者的需求用途不一樣,漸漸發展出功能性較有區別,且較多元的產品來滿足不同領域的消費者,也因為衍生太多型號款式造成許多一般消費者在選購上的困難,但其實一點也不難,相信看完本篇文章的介紹,你會更知道這些產品別的效能與應用到底會在哪。